重卡之家

动静平衡机械(机械原理静平衡)

来源:www.zhongliu99.net  时间:2022-12-20 00:46   点击:90  编辑:Admin   手机版

1. 机械原理静平衡

动平衡试验:即是对转子进行动平衡检测、校正,并达到使用要求的过程。

1、当零件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时,例如各种传动轴、主轴、风机、水泵叶轮、刀具、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,统称为回转体。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与不旋转时,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,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。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,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、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,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,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,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,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,引起振动,产生了噪音,加速轴承磨损,缩短了机械寿命,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。为此,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,使其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,或使因此产生的机械振动幅度降在允许的范围内。

2、转子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区别:1)静平衡: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,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,以保 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,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。2)动平衡: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,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, 以保证转子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,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 衡。

3、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1)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,是一个关键问题。通常以试件的直径D与两校正面 的距离b,即当D/b≥5时,试件只需做静平衡,相反,就必需做动平衡。2)然而据使用要求,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,能做静平衡 的,就不要做动平衡,能做动平衡的,则不要做静动平衡。原因很简单,静 平衡比动平衡容易做,省功、省力、省费用。

2. 机械原理静平衡平面直角坐标系

P(x,y)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(x,-y)。

P(x,y)关于y轴的对称点 是(-x,y)。

P(x,y)关于原点 的对称点 是(-x,-y)。

P(x,y)关于直线 y=x的对称点 是(y,x)。

3. 机械原理静平衡和动平衡

机械的惯性力在各运动副中产生附加的动压力,从而增加运动副中的磨损和降低机械效率.消除的办法是将惯性力完全平衡或部分平衡.静平衡:只要使所加平衡重量的质径积与原不平衡重量的质径积之和等于零.动平衡:离心力之和等于零, 惯性力偶矩之和也为零.

4. 机械原理静平衡概念

静平衡 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,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,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,为此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。 动平衡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,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,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,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。

5. 机械原理静平衡计算公式

力矩平衡方程公式:M=FL=力x力臂。力臂L,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。力矩平衡公式计算公式:M=FL(1)力臂(L):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;

(2)力矩(M):M=L*F,单位是牛*米;

(3)力矩描述力对物体产生的转动效果;

(4)力矩是矢量,中学里只考虑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方向。通常规定逆时针力矩为正,顺时针力矩为负。力矩平衡原理力矩可以使物体向不同的方向转动。如果这两个力矩的大小相等,杠杆将保持平衡。这是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杠杆平衡条件,是力矩平衡的最简单的情形。

6. 机械原理静平衡条件

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,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,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,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。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:

(1)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;

(2)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;

(3)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。

7. 机械原理静平衡计算

 稳性衡准数K是对船舶稳性的重要基本要求之一,《海船稳性规范》规定:船舶在所核算的各种装载情况下的稳性,应符合下列不等式   K=Mq/Mf即船舶最小倾覆力矩和风压倾斜力矩的比值   船舶的重心过高,或船宽较窄,当船舶受外力矩作用横倾时,由于船宽较窄的船舶浮心横移的距离较小,因而重力和浮力组成的力偶所产生的力矩,反而使船舶继续倾斜,以至于倾覆,此力矩称为倾覆力矩。

当船舶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时,称船舶没有稳性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